作为足球运动员,踢比赛是他的工作。就像所有人一样,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包括工作不如意,我们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压,放空自己。作为压力更大的足球运动员,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选择看场比赛,释放压力,为之后的新赛季做准备,也无可厚非吧。就像我们完成了一阶段的工作,无论成效如何,也会去ktv唱歌、去喝酒来放松一下以适应下阶段的工作。
这个根本没有冲突,作为球员来说,特别是后卫球员,随时都有机会送点,但作为世界级后卫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开这样的失误心结。
而且说回来,那个送点确实是球打手,但他是有意还是无意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人很难判断,但个人更相信是为了平衡而导致的手球。
那么这个的一个实误而导致给淘汰,所有责任不能怪在皮克一个人的身上,前锋进不了球同样都有责任,那怕皮克没有这个手球,都不保证在后面的比赛中西班牙不会失球。
当然西班牙出局,所有球迷都肯定不会开心,但作为球员,可以说这只是他们的一个工作,但任何人都会有压力,看温网就是可以减压的一个行为,一个球员为球会,为俱乐部打了一年的比赛,这个时候作一个适合的渡假。
相信作为球迷都应该要理解他们这些解员的行为,后面的比赛还有很多,不能因为一场的失利要消沉下去的。
西班牙点球负于摩洛哥,最主要的是西班牙球员心理准备不足,对于点球决胜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去面对,才会出现要么过分追求角度罚球不进,要么射门软弱无力被门将扑出,最后导致西班牙点球大战失利。
以前FIFA领导的裁判队伍是“涉嫌”操纵比赛,现在则是“公开、合法、技术性的操纵比赛”,因为VAR完全是“选择性”回放……昨晚美国VS西班牙,最为强大的美国队表现出的能力也就那个样,说白了就是“设定强大”,技战术简单,脚法粗糙,犯规无数,龙爪手都用上了,美国队员贴身用膝盖顶西班牙队员的大腿,不让西班牙队员拿球、转身,有几次被吹罚!?反而西班牙队员给她们一点触碰就判了,也就是西班牙队员素养高,懂得FIFA的潜规则,否则遇到一个“天真”、“比较外”的球队像喀麦隆那样,一定又要又哭又闹……昨晚西班牙妹妹踢的足球配得上“高贵”二字。
两点看法。一、西班牙虽败犹荣,同时说明了中国在小组赛逼平西班牙的价值很高。二、美国确实强势,但仅凭两粒点球小胜西班牙说明美国队此次世界杯之旅开始变得艰难起来。美国队提前把状态和运气用得差不多了。下一场对阵法国队我看好法国队。
6月16日凌晨两点,世界杯赛场有一场重头戏。由B组的西班牙队对阵葡萄牙队,最终两队3:3战平。
两支队伍都是欧洲劲旅,实力相当,而且经常打比赛,互相之间非常熟悉。两队的比赛打的非常激烈,过程一波三折。
首先C罗为葡萄牙队打进一粒点球,科斯塔扳平比分。然后,C罗再打进一球,葡萄牙再次领先。西班牙队由科斯塔和纳乔,各打进一球,西班牙队3:2反超了比分。最后时刻,C罗打进一粒精彩绝伦的任意球,3:3两队再次战平。 最终两队3:3握手言和。
这场比赛C罗是场上绝对的明星,他一人独挑西班牙队,上演了帽子戏法,让人不可思议。C罗的状态太好了。
但是对于C罗的第一个点球,有人提出了质疑,比如央视解说徐阳就说了,这个点球可判可不判。那么这个点球,该不该放呢?
我们来看视频回放。 比赛进行到第二分钟,在西班牙队禁区前沿,C罗用了一个踩单车动作,准备往前突破。防守他的正是皇马队友纳乔。
两人是多年的队友,各自的风格特点肯定知道。纳乔在禁区里防守C罗时,身体已经有意识的往后缩了缩。但C罗还是挨了过去,在两人有点接触的同时,C罗立马倒地。裁判马上就判给C罗一个点球,老实的纳乔甚至没有提出任何***。没办法,C罗是皇马大佬,虽然现在各为其主,但是他也不敢得罪C罗。
C罗一蹴而就,葡萄牙1:0领先西班牙。 这个点球到底该不该判,网上一片争议,有人说该判,有人说不该判。根据视频回放,C罗在往前冲的时候,纳乔在防守过程中,有一点点的身体接触,至于这个接触达没达到让C罗摔倒的地步,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反正纳乔没有提出***。裁判判的这个点球肯定没问题,但是要说不判,好像也说得通。
只能说C罗很会利用规则,是个球商很高的人。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罗纳尔多,那个被大家称之为“外星人”的球员。罗纳尔多在这方面就不太会做,他太耿直了,是个耿直男。他就喜欢突破,追求极致,喜欢玩晃过守门员打空门,有时被别人拉、拽、踢都不倒,还在那突。如果他学C罗,就不至于有那么多伤,还会进很多的球。
大家认为那个球该判吗?
这场比赛,从教练的角度看,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打加时赛的准备。
俄罗斯主帅切尔切索夫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西班牙,能拖进点球决战,赢面就会更高一点,所以,他把小组赛里的最佳射手切雷舍夫放在了替补名单上,用意已经很明显了。而西班牙主帅希耶罗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西班牙的进攻非常依赖于伊涅斯塔,但已经34岁的伊涅斯塔只有60分钟的体能。所以,耶罗直到下半场15分钟才换上伊涅斯塔,结果不出所料,加上加时赛,伊涅斯塔刚好打满了60分钟。
双方斗智斗勇,细节基本都算道理,但从战略上说,是切尔切索夫赢了。但是要责怪希耶罗吗?那也不公平,西班牙没有120分钟解决对手的能力,是因为整支队伍随着年龄的老化,已经不具备打歼灭战的能力,他们也只能寄希望于在长时间的控球下,对方的体能和意志吃不消,从而露出破绽给他们机会。
但是俄罗斯不是这样的队伍,东道主在卢日尼基体育场,他们的战斗力谈不上非常惊人,但韧性和抗击打能力都在,西班牙只能怪自己,以往的传控,缺少了一剑封喉的能力以后,就只剩下传了1100多脚的“笑话”。
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是一句难以理解的空话,尤其对于竞技体育来说,这支西班牙队在08、10、12年三届大赛到底顶峰以后,无可避免地进入下滑也是必然,14年世界杯小组出局,16年欧洲杯也无所作为便是例子,在18年在经历失利以后,西班牙如何更新换代,那就是这支队伍的第一课题了。
还能说什么??传控足球已死,而且死的测测底底。告诫所有世界级教练,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巅峰时期的哈维,小白,席尔瓦,布教授,这类人才,还是放弃传控吧,德国搞的四不像。西班牙球员过了巅峰也玩不转,那需要多少在禁区前沿球员完美的跑位,传递,二过一才能终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