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哥伦比亚点球大战队友反应,阿根廷 哥伦比亚点球大战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5-08-16 1 0

如何评价哥伦比亚17号球员故意破坏罚球点的草皮,以此干扰凯恩点球的行为?

很显然,这是一次球场阴招小伎俩,只不过,当我回看比赛中这个滑稽动作的时候,怎么感觉哥伦比亚这17号球员莫西卡还有那么一丝萌萌哒,原谅我先笑会儿。

当时比赛进行到第54分钟,桑切斯禁区放到了凯恩,裁判给了黄牌加点球。判决一下,哥伦比亚的球员急了,纷纷冲上前去,把裁判团团围住,各种理论。但就在裁判和球员解释的时候,摄像机捕捉到了一个哥伦比亚球员的动作。大家看下这个动图,注意这名17号黄色球衣的球员脚下动作:

很明显,他在趁人不注意,用钉子鞋刨地呢!环顾四周没有人注意他的时候,他用脚在罚球点上反复刨地,还把草坪的土都刨出来了。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罚球点的草坪遭到破坏,这样或许能让等会儿凯恩罚球的时候受到干扰。真是够了···

阿根廷哥伦比亚点球大战队友反应,阿根廷 哥伦比亚点球大战

刨地刨了几下,裁判换了个位置,这名17号球员被迫暂停“工作”,但随后又抓紧最后赶工几下,可以看到,此时他脚下的罚球点的草坪处,已经被他踩了一个小坑,这就是明显的坑人啊。

看到这一幕,是不是配上一点音乐更为合拍:摩擦,摩擦,看我魔鬼的步伐···

为了胜利,球员想尽一切办法,拼劲所有力气,这是应该的,哪怕合理利用一些规则,甚至喷几句垃圾话,都是可以理解。但是,像哥伦比亚这位哥们“刨地”的阴招,咱还是不支持哈。

或许是因为这个动作败坏了人品,在接下来的点球大战中,他们最终没能拥有好运气,被英格兰淘汰出局。

这里是泉说体育,欢迎关注。

谢谢邀请 “开球网”作答

哈哈,这个小动作我当时还真是发现了。是个劣质的球员习惯,在点球点旁边挖坑,还别说,德甲上还真有人靠这个小伎俩,导致点球没进。不过站在体育精神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龌龊的动作,可以直接黄牌警告的。

还原一下当时情况:

比赛进行到第54分钟,桑切斯放到了凯恩,裁判给了黄点套餐,然后三四个哥伦比亚的球员围了过去,17号队员开始偷偷的用脚在点球点挖坑,注意下面这个动图中的队员:

一边挖一边还观察周围的动静,不过正是这种龌龊的行为败光了哥伦比亚的人品,导致了他们最后点球失利。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

英格兰点球战胜强敌哥伦比亚,在下半区是不是已经提前突围了?

很不巧的是,由于转播时间的缘故,一场英格兰的比赛都没看全。但是我赛前就很看好这支球队。教练索斯盖特很有智慧,队员里虽然没有绝对巨星,但是骨干球员比较全面,这在历届英格兰队中比较难得。再加上球队名气不大,甘愿做下狗,心态很好,容易走的更远,但是世界杯上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要想有所作为,这支英格兰队还得加油!

与上半区的诸强集聚相比,下半区的实力确实看起来要弱不少,但是并不能就此认为英格兰的晋级之路要更轻松一些,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就是英格兰的下一个对手,是他们在世界大赛上的头号克星——瑞典队。

瑞典队虽然看起来星味平平,但他们在世界大赛上对阵英格兰的成绩堪称“谜之彪悍”,从1968年之后,英格兰在在对阵瑞典的15场比赛里,只赢了其中的两场,而正式的大赛里,他们只在2012年6月15日的欧洲杯中3-2战胜过对手,其余的比赛里,英格兰非负即平。

在极度不利的历史交手记录下,面对瑞典队这个对手,英格兰心里上可能就要输几分。如果双方的直接交手记录还不足以说明瑞典队的强悍,那么其在世界杯历史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许可以充分的说明,为什么他们是一只英格兰难以战胜的球队。

在过往的世界杯中,瑞典曾经勇夺1958年的亚军以及1950、1994年的季军,相对而言,英格兰的成绩可能要稍微黯淡一点,除了1966年本土世界杯极具争议的夺冠之外,他们只在1990年进入过世界杯四强,但,这已经是他们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成绩了。

因此,即使瑞典队看起来阵容实力乏乏,英格兰也丝毫松懈不得。想要在下半区成功突围,英格兰先战胜瑞典再说吧。

2018世界杯英格兰9号球员在对阵哥伦比亚的比赛中,怎么罚进点球的?

下半场56分钟,英格兰队获角球,9号卡尼在小禁区内被哥伦比亚队后卫推倒,被判罚点球,由他亲自操刀劲射死角入网,英格兰以1.:O领先,这是他在本世界杯第六个进球,暂列射手榜第一。

英格兰VS哥伦比亚,第54分钟裁判给了凯恩点球,但争议很大,裁判的判罚有错吗?

VAR 視頻回放系統原本是一個協助球証執法的工具,但今屆世界盃開賽至今,這個系統有選擇執法和判罰標準不同之嫌的情況,一些判罰都是有控制球賽進程和賽果之嫌,對一些弱勢國家的犯規就明察秋毫,反之則視若無睹甚至拒絕回看。如何去改善和制定一套更公平的機制是當務之急,因為在視頻慢鏡回放之下,所有人都對映象看得一清二楚,若果處理不當會產生更多糾紛和信心危機,進一步削弱球証的執法權威。 就舉伊朗🇮🇷對葡萄牙🇵🇹最後時刻因對方手球獲得點球,再對照阿根廷🇦🇷對尼日利亞手球回放獲判無罪就知道問題何在。雖然在同一場阿根廷🇦🇷球員在禁區內拉扯對方被判點球在先,犯手球被放生在後,但這兩次標凖不一的判決,卻嚴重影響到雙方比賽的走勢。用阿根廷🇦🇷隊在禁區被判點球的動作對比塞爾維亞球員被兩個瑞士🇨🇭球員前後合抱不放長達數秒,但VAR視頻系統拒絕回放和執法就知道這套系統的問題所在。將來在中超聯賽中使用,若果執法時不能一碗水端平,球証如何取捨的個人因素還是會產生更多的矛盾衝突和信心危機。

这场比赛,打了大半场,两队都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机会,终于在下半场开场不久,裁判给了英格兰凯恩一个点球的机会。但是,这个判罚,哥伦比亚的球员极其不满,围绕这个球的争议,比赛一度中断。赛后,很多哥伦比亚媒体都指责裁判的此次判罚有问题,哥伦比亚的教练赛后也炮轰裁判,过于偏袒英格兰队。

事实是这样吗?这个球员有争议吗?我个人认为,裁判的判罚问题不大!

从这个慢镜头来看,双方球员在争夺角球的抢点时,有比较激烈的身体接触,其实看了比赛的就知道,此前在站位的时候,两边的球员就各种推搡和抱摔,裁判几次干涉,才勉强有机会开始执行角球。

凯恩绕开桑切斯的贴身防守,冲向球门前点的时候,被桑切斯身后伸手+背后推人,裁判果断给了黄牌+点球。但是哥伦比亚人坚决不服,围着裁判理论,视频裁判也介入且表示判罚无误。

哥伦比亚球员认为争议点在于,在桑切斯犯规之前,英格兰队凯恩犯规在先,是他用手臂有拉拽桑切斯的动作,导致后者失去身体平衡。所以,他们认为,如果要吹哨,应该早就吹,而不应该等到凯恩倒地时响哨并给点球!

但是,通过多角度的慢镜头回放,我相信大家应该能够分辨,这次判罚裁判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没有啥值得争议的。凯恩绕开桑切斯的动作,双方都有肢体接触,很难判断是谁的犯规,裁判不予理睬,保持比赛的流畅性,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个点球,更有争议点的在于,凯恩执行点球之前,哥伦比亚的这名17号球员使出的小伎俩。

他在队友和裁判争议的时候,用脚反复踢踩罚球点的草皮,将这个点的草皮严重破坏,并且踩出了一个坑,试图用这个“诡计”破坏对手的点球。这个动作也被各大媒体刊登,引发热议。这才是典型的坑人啊。

这里是泉说体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