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奥运会圣火是在体育场内点燃的,并在整个奥运会期间(5月17日至8月12日)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的马拉松入口塔顶的圣火坛内熊熊燃烧。
由于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举办,所以奥林匹克圣火每隔两年便会重新点燃一次。在古老的奥林匹亚城举行的传统仪式上,一位女祭司在随从(即“圣女”)的协助下,点燃圣火。
奥运圣火来自希腊神话,是普罗米修斯从天界取得了火种送至人间的。
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奥运会开始施行点燃奥运会火焰的仪式,冬季奥运会于1952年开始点燃圣火;现代奥林匹克圣火传递则起源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
奥运圣火的来历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故事。普罗米修斯从神界盗取火种,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火便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在古代奥运会中,人们会在神庙的祭坛中燃起“永不熄灭”的圣火,这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和正义。圣火通常不是通过人工手段点燃,而是由身穿传统长袍的女祭司通过凹面镜汇聚阳光采集而成,这一取火手段在今天的奥运会中依然沿用。
然而,古代的奥运会并没有赛前火炬传递这一环节。这一传统与圣火结合,升级成为了火炬传递,始于现代奥运会。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奥运会开始施行点燃奥运会火焰的仪式;而现代奥林匹克圣火传递则起源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在这一届奥运会上,德国长跑运动员到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一个接一个把火炬传到柏林运动场。自此,圣火传递成为每届奥运会的重要仪式,火炬手在传递中弘扬团结、和平和友谊的奥运精神。
每届奥运会的圣火都在希腊古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采集,然后经过火炬手的接力传递,最终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这一仪式已经成为奥运会的重要象征,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