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今年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两大赛事非常重要,第一个就是东京奥运会,中国队金牌数量最后一日被日本反超,屈居第二;第二个就是第十四届全运会,山东连续四届雄霸金牌榜第一位,凭借全红婵、苏炳添、葛曼棋、樊振东等著名运动员表现,更圈粉的广东在金牌榜上只能屈居第二。
那么这届全运会冠军能得到多少奖励呢?全运会的金牌是纯金打造的吗?每块金牌的含金量是多少呢?接下来一个个为大家进行解答。
首先,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基本都是代表某个省或者体协进行参加的,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些运动员本来是A省市出生的,但他却代表B省去参加了,就像排球的袁心玥、丁霞,本来一个是重庆、一个是河北,但他们出现在天津和辽宁的参赛队伍中国,那么像这种情况,他们所得的金牌也只能归到他们代表的队伍去计算。
既然是以省为单位,那么运动员获得冠军之后,他们的奖励是由所代表的省市来出。因为每个省的经济总量不一样,而且各个省在体育方面的预算也不一样,所以也就出现了每个省给予运动员的奖励也不一样。
最近这些年各省市对于全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公布出来的消息并不多,仅有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部分省市的奖励信息,而且还仅是对于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奖励,江西25万、福建30万、山东25万、云南23万、贵州20万、重庆20万、广东约30万元,上海约23万元,北京约25万元,甘肃25万元,湖南30万元。
从曾公布的这些信息来看,各省市分布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也有西南、西北欠发达省份,但这个奖励金额基本上是在20万到30万之间。
但仅有这一个数据并不能作为参考依据,需要再结合其他重大赛事的奖励。在这里以奥运会对金牌运动员的奖励作为参考,奥运会对金牌运动员的奖励从2008年的25万,到2012年伦敦的50万,再到2016年里约的20万。在这个走势上就能看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地修正“唯金牌论”的奖励标准。
今年东京奥运会的金牌在中国火了,原因是女子蹦床冠军获得者朱雪莹发的一个动态,因为她获得的那枚金牌不小心被“扣掉”了一块皮。于是网络上就把东京奥运会金牌的信息给扒了出来,原来东京奥运会金牌是镀金的,是由550克银和6克的金打造而成。
本届赛事,三大球的奖牌设置采用“321”的计算方式,即:冠军获得3枚金牌,亚军获得2枚金牌,季军获得1枚金牌;第四名获得3枚银牌,第五名获得2枚银牌,第六名获得1枚银牌;第七名获得3枚铜牌,第八名获得2枚铜牌。未能晋级决赛阶段的队伍在附加赛中角逐第九名,胜出者将获得1枚铜牌。
全运会除了奖牌榜还有积分排名榜,这个不仅与奖牌获得者有关,同时取得相应名次的运动员都会根据积分为各自代表团做出贡献。
“获得足球、篮球、排球(不含沙滩排球)项目前12名的运动队,分别按照39分、33分、30分、27分、24分、21分、18分、15分、12分、9分、6分、3分进行统计;获得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水球、橄榄球项目前12名的运动队,分别按照26分、22分、20分、18分、16分、14分、12分、10分、8分、6分、4分、2分进行统计;获得其它项目前8名的,分别按照13分、11分、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进行统计。不足录取名额的计分,按照各项目相应名次的分值进行统计。”
奥运奖牌加倍计分
尽管还未正式开战,但已有多个代表团已有很多奖牌入账,这些奖牌的获得除了先期比赛外,大多是与伦敦奥运会奖牌挂钩而来。照国家体育总局以前的规定,各地方选手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将带入下一年的全运会,而且奥运会单人项目奖牌双倍计算,双人、集体项目奖牌则以一人1枚计算,每在决赛中创造一个世界纪录增加1枚金牌。
“单人项目:每获得1枚金(银、铜)牌,分别按照2枚金(银、铜)牌进行统计;两人和两人以上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手球、曲棍球、水球、冰球项目除外):每获得1枚金(银、铜)牌,每人分别按照1枚金(银、铜)牌进行统计;如同一单位在同一比赛小项上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则只能按照2枚金(银、铜)牌进行统计;足球、篮球、排球(不含沙滩排球)、手球、曲棍球、水球、冰球项目:每获得1枚金(银、铜)牌,每人分别按照1枚金(银、铜)牌进行统计。”
***奖牌可共享
因***队需要各地方队输送人才,***选手所得的全运会奖牌和积分将分别计入***代表团和地方代表团,即双计分规则。而且实行两次计分的***运动员在第30届夏季奥运会和第21届冬季奥运会上每创造一项奥运会项目世界纪录,分别计入***和两次计分运动员输送单位各1枚金牌和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