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本人看了比赛直播,赛后好几天女乒姑娘们的眼泪一直在眼前飞,但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们稍加分析,答案不难得出。首先,主教练施之皓本次大赛用人“失之于皓”,为什么这么说?很明显,对于中国队这样的王者之师,新老交替首选稳妥,当打之年,经过大赛历练的李晓霞,郭跃弃之不用,这本身就是冒险,而以女队人才济济的情况根本不需要这样安排,相反让两老带一新上决赛既保险且也能锻炼新人,但是施公拔苗助长,忽视了客观规律,让刘诗雯挑大梁,事实证明这副重担直接压垮了当时还稚嫩的小枣,决赛中面对队友首局失利,小枣想赢怕输,患得患失,心理素质的弱点被放大,导致动作变形连丢了两分,中国队就此无缘卫冕。事隔多年,小枣至今没能完全走出来,当时如日中天的刘诗雯渐渐被丁宁压过风头,到今天仍只拿过分量很轻的世界杯赛金牌,这不能不说是施之皓的错误用人所造成的!
因为当时中国队没有个灵魂性人物,丁宁和刘诗雯都不是,一直到瑞典赛,他们也不是马龙式的灵魂人物,当年为什么没让李晓霞上,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脏大,抗压力没问题。郭跃也可以,最起码大赛可以百分百的发挥。
中国输球就是因为中国的冠军至上原则!国乒内部竞争激烈!看看邓亚萍和小山智丽。在有实力和拿冠军我们选择金牌!新加坡实力弱?开玩笑!她们就是中国2队!准确的说是隐藏BOSS。扮演着各种各样的假想敌为冠军队练兵。她们有实力有经验更有一颗冠军之心!我们就是天生的砸场子的!明面是中国实力明显,真是这样吗?我们输在年轻输在轻敌!
谢谢邀请 “开球网”作答
一个事情没发生之前,你怎么预测可能都是错误的;但一个事情发生后,可以说你怎么解释都是正确的。对于八年前中国女队输给新加坡,我这里还是尽量客观的来给出几个我心目中的理由:
双方阵容:
中国队:施之皓主教练 队员刘诗雯、丁宁、郭焱、郭跃和李晓霞
新加坡队:周树森主教练 队员有冯天薇、王越古、孙蓓蓓、李佳薇与于梦雨。
比赛结果:
第一盘:冯天薇 3:2 丁宁
第二盘:王越古 3:1 刘诗雯
感谢邀请。2010年中国乒乓球女团兵败莫斯科,可以说是中国女乒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败!它的原因无外乎几个方面:用人、经验、心理。
一、用人。那次的世乒赛主教练施之皓,做出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次用人——弃用郭跃,改用年轻的丁宁和刘诗雯为主力。在比赛中,一个连国家队都没进去的新加坡队的冯天薇,扮演了国乒终结者的角色。她接连战胜了丁宁和刘诗雯,帮助新加坡队历史上第一次捧起考比伦杯。
二、经验。首先是施之皓犯了经验主意错误,他认为国乒的技术领先于新加坡队,而无视在对内比赛中丁宁、刘诗雯接连输给非主力球员的事实。然后是丁宁和刘诗雯的大赛经验不足。丁宁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冯天薇逆转,刘诗雯在丁宁输球后过于紧张。
三、心理。施之皓在过后谈及莫斯科世乒赛的惨败时,认真的总结了失利的原因——侥幸心理占了主导地位。他认为2008年奥运会上,我们打得太顺了,因此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取得冠军,而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到来。
施之皓的侥幸心理加上丁宁、刘诗雯比赛时过度紧张的心理,导致了莫斯科世乒赛的惨败。这次的惨败可以说改变了国乒的格局!让冯天薇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省队级海外兵团成员,左右了国乒女队6年的时间,她也让刘诗雯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莫斯科世乒赛的惨败,可以说是国乒不能跨越的三大败笔。它为国乒在以后的比赛和选派队员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因此,莫斯科之殇也是国家乒乓球队的一个警钟和分水岭,因为从此之后,我们的乒乓球队建设机制越来越完善、队伍也越来越强大!
(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2010莫斯科世乒赛是团体比赛,那次没有单项比赛。
2011年荷兰路特丹世乒赛女单冠军是丁宁。
丁宁,1990年6月2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1996年开始练习乒乓球,2003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5年进入国家一队。2009年获得职业生涯首个世界冠军,跻身主力层。
2011年5月,丁宁获得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冠军,国乒历史上第13位吉·盖斯特杯得主。
关于为什么2010莫斯科世乒赛女团获得亚军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比较喜欢这种单纯探讨技战术的话题,很有趣味。记得八年前,我早早守在电脑旁观看这场经典对决。至今任然记忆犹新,印象深刻。双方都发挥出了超高的球技,展现出了崇高的精神品质和顽强意志。比赛精彩绝伦,最终也成就了一场经典赛事,让我们记住了新加坡女乒的精神风貌,让我们记住了年轻国乒女将的成长历练。相信当时很多真球迷都在为拼劲全力的国乒女队惋惜和勉励的同时,也为顽强进取的对手而惊叹和佩服。
言归主题,对于那次世乒赛的失利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其实十多年前的那个时期国乒在国际大小赛事的冠军之旅都如履薄冰,胜负在一线之间。不过女队的优势肯定比男队的情况要好很多,几乎处于绝对霸主地位。除了海外兵团以外难逢敌手。为什么强大的女队最终憾负2010年世乒赛呢?主要在于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就在北京奥运周期后,女队处于新老交接班的转折点。作为球队灵魂支柱的两位大满冠得主王楠和张怡宁相继退役,球队还没有正式确定新的领军者。球队整体实力下降的同时缺少核心支柱稳定军心。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当时的女队主教练从长远考虑为备战伦敦奥运会,大胆采用两位小将锻炼队伍,寻找和确立新一任的核心主力。稍显大意轻敌,略微备战不够充分。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胜负往往就在一线之间。 第三;新加坡女队上下一心的经过几年的打磨锻炼,有了足够的进步。人员齐备年龄构成合理都是当打之年。有像于梦雨这样的年轻生力军,既有冲击力又有良好的心态。有像王月古和李佳薇这样的老队员,她们经验丰富球技老道实难对付。最重要的是有冯天薇这样一位核心支柱球员带动球队。加之她们打法多样各有特点,所以整体实力十分坚强。造成两队对垒时,实力伯仲之间僵持不下。由于国乒女队一二号单打年轻缺乏大赛尤其是决赛的经验,在比赛打到难解难分十分焦灼的情况下难免过于紧张,心态不稳,影响实力的发挥和冷静的采用战术。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在所难免。
虽说比赛中有输赢,人生里有成败。事实是体育不是由两个输和赢拼凑的,人生更不可能是成与败所组合。体育能锻炼人的身心,带给人们乐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总是能带来丰富。人生一定是精彩的,这也是我个人的追求。
谢谢邀请 “开球网”作答
莫斯科失利的主要原因还是排兵布阵,施之皓略有大意,没有让心理素质更好的队员担任主力;另一个原因还是冯天薇的发挥太出色,0:2落后,第三局3:7落后的情况下,居然上演大逆转,给新加坡拿下第一盘,大大鼓励了全队的士气;最后一个原因是新加坡主教练周树森太过老谋深算,把压力都推到了中国队一边,自己埋头苦练,最后获胜。
下面说说施之皓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敌人的实力有所低估,低估了冯天薇+周树森的效应,冯天薇其实就是一个天才选手,加上周树森的悉心指导,以及对中国队了如指掌,无疑会大大增强冯天薇、王越古的信心,这个是最为关键的。施之皓算到了对方的技战术,但忽略了周树森的信心加成,忽略了运气加成,自我认为刘诗雯、丁宁两位小将足以拿下比赛,不仅想赢比赛,还想赢得漂亮,还想让自己的“队伍”拿下最后的胜利,这些总总加起来导致了最后的失利。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