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高的,现在足协适应限薪制是对的,因为于球员的实力完全不相符,于中国足球的地位完全不相符,不用与欧洲、南美足球去比较,就拿日韩国家足球开来比,中国球员的水平很明显不如日韩,而中国球员的薪酬是日韩球员的3~5倍,这是很失衡的!这样的高薪酬让球员没有了留洋的动力,让俱乐部财力承受很大负担,对各中超俱乐部良性发展不是好事情,对中国足球不是好事情。
中国足协下发2019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准备工作通知,据悉这是足协首次在联赛还未结束时就开启下一赛季的准入工作,2019赛季准入审查也将正式执行最新的准入标准。 俱乐部应于2018年3月至10月之间完成各项准入工作。其中在梯队建设要求上,中超中甲俱乐部必须拥有一支一线队、一支预备队,下设U19、U17、U15、U14、U13五支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梯队,每支球队至少注册球员 18 名,并且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级不同的官方赛事。
1.中超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背后必须有强大的资本输血,有些中甲球队每年的开支可能还抵不上广州恒大一个外援的转会费。没有财大气粗的金主支撑即便进了中超那也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估计玩不了几个赛季自己就主动退回去了,根本没那么多钱烧。很多中甲球队背后的企业一年的营业额能有多少,何况这还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谁愿意升级呢?2.头部球队砸钱请外援,铺天盖地打广告,马太效应在这个联赛里越来越严重,这几年除了恒大,国安和上港,其他球队基本一直处于陪跑状态,有些甚至在亏损,而所谓的争冠球队背后的金主不缺钱,从球员和教练,可以花钱买最好的,至少在国内别的球队根本没法玩。这种情况升级又有何意义。
现在足协适应限薪制是对的,因为于球员的实力完全不相符,于中国足球的地位完全不相符,不用与欧洲、南美足球去比较,就拿日韩国家足球开来比,中国球员的水平很明显不如日韩,而中国球员的薪酬是日韩球员的3~5倍,这是很失衡的!这样的高薪酬让球员没有了留洋的动力,让俱乐部财力承受很大负担,对各中超俱乐部良性发展不是好事情,对中国足球不是好事情。
对于足球,严格一点不是坏事。
中国足协下发2019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准备工作通知,据悉这是足协首次在联赛还未结束时就开启下一赛季的准入工作,2019赛季准入审查也将正式执行最新的准入标准。 俱乐部应于2018年3月至10月之间完成各项准入工作。其中在梯队建设要求上,中超中甲俱乐部必须拥有一支一线队、一支预备队,下设U19、U17、U15、U14、U13五支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梯队,每支球队至少注册球员 18 名,并且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级不同的官方赛事。
中超准入标准确实不低,但这不应该是中甲球队不愿意升超的关键原因。
中国足协对于参加中超联赛的俱乐部在很多方面做了具体要求,比较重要的涉及比赛场馆,训练基地,资金投入,青训梯队,从2020年开始还要有一支女足球队。
这里面青训梯队要求要有U19、U17、U15、U14、U13等一共五支,女足球队要求必须具有职业联赛资格,并且每赛季的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
客观的讲,中超联赛的这个准入标准确实不低,但绝不是中甲球队不愿意升超的主要原因。
本赛季降级的深圳佳兆业,据说升超后资金投入在6个亿以上,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保级,也许这才是有些中甲球队不愿意升超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