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尼奥在皇马的三个赛季,满分100分我给70分,如果不是最后一年的更衣室失控,他可以得到80分甚至更高。
2010年,穆里尼奥带领国际米兰拿下队史第一个三冠王,他也因此成为了全欧洲最炙手可热的教练,而且那年欧冠半决赛他正面击败瓜迪奥拉,几乎一举奠定了自己第一教练的地位。而这时候他来皇马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当时皇马已经被巴萨死死压制两年,虽然队里已经有C罗、卡卡、阿隆索等人,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强力教练来执教,佩莱格林尼这种儒帅并不适合当时的皇马。
穆里尼奥到皇马第一年,引入厄齐尔、迪玛利亚、赫迪拉等人,为皇马打造了一套4231的快速反击体系。而皇马也确实比蓝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2010/2011赛季皇马终于打破了欧冠16郎的噩梦,进军欧冠4强,这算是穆里尼奥的加分项,但是这个赛季,他们被巴萨5比0血洗,又在欧冠半决赛被巴萨淘汰,依旧被巴萨压制。但是穆里尼奥的皇马在面对巴萨时一次比一次踢得更好,从0比5到1比1再到国王杯战胜巴萨夺冠,这里头的进步任何人都看得见。
2011/12赛季是穆里尼奥在皇马最成功的一年,联赛100分力压巴萨夺冠,与巴萨也能打个55开了,只是可惜欧冠半决赛点球不敌拜仁,失去了最好的机会。这一年的皇马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进攻大开大合,反击犀利无比,个人认为这赛季的皇马是有史以来反击最强的球队,而这一切就是穆里尼奥打造的。2012/13赛季穆里尼奥对更衣室失去了控制,球队成绩自然也打不出来,赛季末下课成了定局,穆三年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综合来看,穆里尼奥对皇马还是功大于过的,他把皇马带出了被巴萨压制的阴影,也拿回了久违的西甲冠军,欧冠也是四强保底只是没能再进一步。此外他拍板买来的莫德里奇、瓦拉内都是后面皇马三夺欧冠的冠军班底,C罗、拉莫斯、马塞洛等核心球员也是在他手下完成转型和蜕变,皇马后面的成功其实穆里尼奥也是打了一定基础的。但是结合他后期在皇马的失控,所以给穆里尼奥70分是比较合适的。
观察魔力鸟多年了,欣赏这位特立独行的奇才,胆识和魄力!问题是,与队员关系,特别是大牌核心,如连老乡C罗,处理的不尽妥当,以至于灵感的出奇制胜招法,屡屡无法贯彻始终。
如何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何将奇思妙想让队员充分理解,并逐步实施。不如老对手瓜迪奥拉的圆滑,这就是穆里尼奥的阿克留斯脚踵难题。
给他暂且打80分,给瓜迪奥拉也是80。
狂人穆里尼奥的大巴战术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他战术相对保守,防守打造的登峰造极,相对于瓜迪奥拉、克洛普等教练而言,更显得他只龟缩防守,不过这就是穆里尼奥的厉害之处,遇到强敌先稳固防守,然后给你致命一击,1-0领先后全部退守禁区,然后带走胜利,玩的是实用主义!比如执教皇马对抗巅峰时期的巴萨、执教切尔西对抗曼城利物浦等,都不落下风!这是他的足球理念,摆大巴也是一门学问!好多教练差得远呢!
如果将球队主教练笼统分为“技术流”和“战术流”两种类型的话,穆里尼奥显然是后者。与技术流教练不同,他更强调按照自己的战术打法和战术原则去配备相应的球员,因而,几乎每一次换球队,他都需要花大量的资源在球员配置上面。
而穆里尼奥的战术原则其实再也鲜明不过了,厚实的后防加上侧重防守的中场之后配以冲击力和速度都足够出色的中前场,然后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依靠中前场的力量、闪击、速度以及定位球解决问题。
有几个位置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门将,都说一个好门将等于半支球队,不过对于稳守打法的球队而言,一个好门将的作用何至于半支球队?因而足球历史上基本上好的防反球队都必定有一个出色的门将,穆里尼奥的球队也不例外。后防两个中坚也是重中之重,然后一个速度力量以及耐力都出众的“B to B”式后腰,而且必定是这个位置世界顶级球员,前场是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中锋作为长机攻坚,身旁配窜扰性极强的僚机边锋作为辅助,整个而言就是一个“黑又硬”的配置,面对技术流的球队,穆里尼奥还有一招杀伤战术的杀手锏,这样的球队确实很难啃。
然而,个人觉得,这绝非穆里尼奥足球的全部。战术流的穆里尼奥对足球的贡献不仅仅止于此。
首先,穆里尼奥改良了传统的防反战术,他对防反打法最深远的贡献是将以往的恩沙基、罗西那类抢点型的前锋换成了兼具力量和速度的前锋配置,防反打法在进攻层面不再只局限于快速反击,而是因为相应配置的改变而丰富为兼具运动战和阵地战能力的“进攻模式”。也正因为这个缘故,穆里尼奥的球队虽然打法上偏重于防守,但其阵地战进攻能力、阵地战攻坚能力同样出色。而力量和冲击力强横的球队在定位球战术中往往也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穆里尼奥的防反较之传统意大利式打法要更具侵略性。
另外,穆里尼奥“战术流”能力并不仅仅局限在球场上,他是足球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有目的地将比赛延伸到球场之外的主教练,与穆里尼奥的球队比赛,相互之间的“战术”对抗往往在比赛开始前几天、在球场之外就已经剑拔弩张地展开,而这个时候,他是球队唯一的参赛队员,那些欲擒故纵、指桑骂槐、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玩得出神入化,这种战术运作,往往使得他的球队在比赛开始之前已经占据主动,因此,某种程度上穆里尼奥拓展了足球战术对抗的宽度同时也首创了主教练深度参与比赛的先河。
然而不得不说,在球场上,他的球队标志鲜明:极具破坏性、防守出众甚而有点“反足球”。也正因为他的战术理念与足球这种游戏的原因和目的有分歧和冲突,因而,在足球圈里,他总显得另类与格格不入,笔者在上一篇讨论穆里尼奥的文字中将之形容为足球历史上的格瓦拉,一个叛逆者。
也正因为其“叛逆”,特别是名成利就后的如今,穆里尼奥越来越显得有点太自我,更有时会显得太任性,这往往也是他不受人(主流)待见的根本原因。看球那么多年,说句老实话,主帅比赛中甩下正在比赛的球队自己跑回更衣室的也就是魔力鸟了,而且这种行为还不是一次半次。看看以往费爵爷吧,不管怎样情况(手都抖得不成样子了,依然与球队并肩作战)、不管个人感受如何总是会坚持到比赛结束,并且坦然面对失利,这是对自己球队的尊重、对对手的尊重,对这项运动的尊重,也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主帅“临阵脱逃”,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这个说法对于穆帅而言有失公平,至少穆帅在执教切尔西一期和皇马期间,是不曾喜欢摆大巴的战术的。
在初次执教切尔西期间,他一手打造的433阵型肆虐了整个英超两个赛季,罗本和达夫在两个边路齐飞,德罗巴在中路翻云覆雨,中场马克莱莱四处扫荡,兰帕德专注进攻。04-05赛季拿下了95分的英格兰顶级联赛历史最高积分,只丢掉16个进球,多次打出大比分胜利。
那个时期的切尔西是标准的力量派压迫性打法,后防线稳,中场腰够硬,锋线上矛够坚,虽然没有拿下欧冠,但那个时期全欧洲也没人敢说自己能赢切尔西。
执教皇马期间,穆式防反名扬欧洲,经常性的快速反击,厄齐尔带球推进,本泽马、C罗、迪玛利亚一齐快下,还能不断地交叉跑位迷惑对手,那支皇马虽然荣誉不多,但单赛季可以打进100+的进球,这能是一支大巴球队?即使面对巅峰巴萨,穆帅最多也就是使用三后腰,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摆大巴,弗洛伦蒂诺也很难允许他那么做。
在国米期间,打意甲比赛无压力,只是在欧冠和巴萨的比赛里面摆过大巴,用极致的防守反击和稳固的大巴防守,淘汰了梦三巴萨。再后来执教切尔西和如今在曼联,球队的实力不足够强大,所以只好经常性的面对强敌摆大巴了,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