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活动?说的不清楚呀!
简单说一下:
前期准备工作:
1、首先确定活动的时间及活动名称、举行地点;
2、确定活动流程包括活动项目名称,举行时间,参加人员及人数;
3、确定工作人员的分工,根据分工进行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4、确定活动流程时间表
5、根据活动流程,确定前期物料,并做好物料准备工作,并做好预算工作
6、最好制作出活动执行手册分发给活动工作人员,以便于更好的工作执行。
7、活动前夕进行活动彩排工作
谢邀。本人有幸参与和组织过学校的一些活动。大概流程如下:确定主题及目的;组织策划人员;撰写策划书;送予上级审批;审批通过即可执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策划书的撰写和实际的活动执行。策划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这个活动的质量及是否能得到升级的支持,而实际的活动执行则是能否达到活动目的的关键。(顺便一提,策划书真的很有用,在学校除了学生会组织和社团外几乎不能在课堂上学到,但是自己可以试着练一练。)
感谢诚邀!
做好一个策划方案是营销策划人职场中的必修课。需分两步走:
一、方案的构思与撰写,需遵循5W2H的基准原则,具体流程如下
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
活动方式
活动流程
活动支持
首先我们的PPT要切合主题,内容排版要清晰
要简单明了的将主题表达出来
外围布置以及现场舞台的布置,尽量要全面一点,更要具有可执行性,例如常规一些的签到区,观礼区,贵宾区,显得专业一点
做好活动双方甚至多方的关系协调
对活动前三天天气了解,以及现场消防问题、***问题、突发性事件,安排专人负责
首先了解: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预算。
1:时间,白天还是晚上,节假日还是工作日,或是某个特殊的日子。不同的时间,方案就不同。此为天时。
2:地点,内场还是外场,或是特殊的场地,外场活动就要注意天气,不同的场地,需要做不同的规划和动线图。此为地利。
3:人物,年龄,性别,类别,不同的人喜好不同,老百姓喜欢免费的活动,高收入人群喜欢逼格高的。此为人和。
4:根据时间 地点 人物,来策划一个事件,或是演出,或是比赛,或是分享,或是会议,总之这一点需要靠想象力和经验并结合主办方的目的。
5:预算,这个大家都懂,一分钱一分货,一百块钱也能组织一个活动,一百万一千万也是一场活动,根据活动目的,调整一个适当的预算,是活动的战略。
王亚樵是民国叱咤风云的暗杀之王,有民国第一杀手之称。他曾策划刺杀了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和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从此声名鹊起。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亚樵策划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重伤日本外相重光葵,为他的人生打上了抗日志士的烙印。1889年(光绪十五年),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是李鸿章的小同乡。其父王荫堂以务农为本,***行医,年年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屡次被地主劣绅驱逐,最后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染坊,赖以糊口。王亚樵眼见官吏与豪强合起伙来欺压良善百姓,恨之入骨,从此立志推翻***的清政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与同乡李元甫、王传柱在合肥成立军政府,宣布安徽独立,与此同时,孙品骖,季光恩、袁斗枢也成立了军政府,两派意见不合,互相争斗,随后孙品骖枪杀李元甫、王传柱等人,王亚樵当时下乡逃过一劫,被迫流落外省。王亚樵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他曾上书孙中山,建议轰炸北京政府,杀死段祺瑞,建立民主政府。孙中山批驳:“解决革命,应以武装力量彻底推翻其组织,而不在于杀死某一个人。”1921年,王亚樵在上海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同乡入会,一时间劳工会员达十万余人,王亚樵趁机组建斧头帮,替工人伸张正义,维护工人利益。斧头帮帮主王亚樵从此声名鹊起,连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都对他惧让三分。1930年,李国杰收买王亚樵暗杀了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承诺事后将江安号轮船做为报酬。江安号轮船经理张延龄是张啸林的侄子,也是杜月笙门徒,自恃后台强硬,拒不交船。王亚樵派人将张啸林住宅的后墙炸开,又派数百人手持利斧,到江安号上逼迫交船。杜月笙见此情状请黄金荣出面,向王亚樵道歉赔罪,并让张延龄立即交船。
1932年4月29日,日本在上海虹口公园召开大会,庆祝中日松沪战争的胜利。王亚樵痛恨***的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庆祝他们的胜利,联合朝鲜革命党人金九策划爆炸案,派尹奉吉潜入会场,将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放在主席台下,随后引爆炸弹,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被当场炸死,外相重光葵被炸断右腿,主席台上一片狼藉,事后统计,在这场爆炸案中一共死伤了13名日本要员。1931年6月14日,王亚樵策划在庐山刺杀蒋介石,被巡逻警卫发现刺客行踪,导致刺杀未遂,史称庐山刺蒋。7月23日,王亚樵派人在上海北站刺杀财政部长宋子文,因刺客误将秘书唐腴胪作为目标,让宋子文逃过一劫,史称北站刺宋。1932年11月10日,王亚樵派人准备在华懋饭店刺杀国际调查团李顿爵士,被巡捕房提前擒获,供出了刺蒋,刺宋案始末。
蒋介石闻讯大为光火,不仅悬赏百万大洋缉拿王亚樵,而且严命军统头目戴笠“限期擒王亚樵归案”,强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戴笠也是民国暗杀高手,接到命令后派遣大批特务追踪王亚樵的行迹,费了不少时间却毫无收获。1936年,戴笠了解到王亚樵极重义气,对下属关怀备至的弱点,将其属下余立奎从香港抓捕入狱,严刑拷打,逼他就范。不料余立奎誓不叛变,戴笠顺藤摸瓜,以重金利诱余妻余婉君,让她向王亚樵求助。1936年10月,余婉君来到广西梧州,与王亚樵取得联系。10月20日,王亚樵被余婉君请到家中商谈事情,一进门就被事先埋伏的军统特务在脸上撒了一把石灰,双眼被迷,随后十几名特务一齐开火,寡不敌众的王亚樵身中5枪3刀,当场身亡。王亚樵死后,以陈质平为首的特务用刀将他的脸皮剥去,又将余婉君杀死灭口。
据军统出具的《关于暗刺王亚樵经过的报告》所载,王亚樵在死前已经准备前往延安,并且获得了毛主席的批准。只可惜尚未成行便已丧命于军统特务的枪口之下。毛主席评价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